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,但并不是每一个女儿都是贴心温暖的小棉袄,有的是会漏风的小棉袄,有的棉袄不但漏风,还让人心寒。一位父亲吐槽他上大学的女儿吃饭不给他付钱,感觉就是白养了。

眼看大学就要开学了,女儿也没说要不要父亲送,父亲主动问女儿说送她去高铁站,女儿不冷不热的说行。

结果走的当天父亲还感冒了,需要去打吊针,下午2点的车,女儿计划一点出发,父亲就想上午打完了针刚好时间还够,到了中午父亲问女儿吃饭了没有,女儿说已经在外面炒粉店吃上了,父亲打完了针,就也到了女儿吃饭的地方,自己点了一碗粉,因为女儿先点先吃,所以就先吃完说先上去拿东西。

走的时候呢,女儿就问老板说她那一碗粉多少钱,并没有问他父亲那一碗,老板说10块,然后女儿就付了自己的10块钱就自己走了,也没跟父亲打招呼。

父亲看到这一幕就非常的难受,发微信给女儿说你是不是就付了自己的钱就走了,女儿还回复说“哈哈,你是不是没付钱,被老板拦下来了”。此时的父亲觉得心里哇凉哇凉的,比感冒打针还难受,微信都懒得回了。

他说并不是女儿没有钱,过年的时候她压岁钱收了好几千,自己也是给了她500块的压岁钱,哪怕女儿走的时候跟他说让他一起把她的钱付了,他都不会觉得生气难过,但女儿就只付了自己的钱就走了,让他觉得很不好想,感到很心寒,感觉把女儿养这么大,好像就是白养了。瞬间都不想送他去车站了,但转念一想,亲生的,还是送吧,只是心里的疙瘩算是埋下了。

也不得不说这位已经上大学的女儿的做法,确实让人觉得挺心寒的,父亲感冒了去打吊针,她没有丝毫关心;到了中午吃饭,也没有问一下父亲要吃什么,自顾自的就跑去吃饭了;后面父亲过来一起吃了,走的时候付钱只付自己的钱,也丝毫没有在意还在吃着的父亲,然后招呼也没打自己付完钱就走了,怎么不让人觉得难过呢?


看完这位父亲的讲述,很多人也是感同身受,做父母的真的会在这个时候觉得很敏感,一起吃饭,孩子让父母付钱都没毛病,就不能孩子自己付自己的。


也有人觉得说这位父亲可能想的太多,因为现在孩子在学校都习惯AA制,自己付自己的钱习惯了,所以一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,当大人的也不用为这个问题去感到烦恼。


还有人说有些人可能就是天性凉薄,就好比他的大儿子就是自私冷漠,小儿子就是善良温暖,自己生病了,大儿子看都不看一眼,问都不问一句,小儿子就会嘘寒问暖,帮他买药,给他做吃的。两个儿子一样带大,也没有重谁轻谁,但大儿子就是天性如此。

也有人说为人处事这个事情吧,是要去教、去引导的,孩子不会自己就懂事,就像这件事情,不能自己在心里觉得难过,觉得孩子做的不对,而是要去跟孩子表达出来,并且教他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做。


个人觉得还是一个沟通的问题吧,其实很多父母跟孩子之间都是沟通断层的,父母很多时候站在自己的期待上,觉得孩子应该什么都懂,什么都会,而事实上孩子可能跟父母完全没在一个频道上。大多数父母只会对孩子提出要求,这就导致孩子本能的会去反抗父母,有的表现明显有的表现不明显而已。极少有父母跟孩子会像朋友一样的去沟通,能和孩子平等的去相处,就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。你觉得呢?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